您的位置: 8绵阳市政府网站8部门网站8档案局8绵阳市档案学会8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作者:江安庆

    2011年11月21日,国家档案局发布了《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第9号令,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健全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又一个重大举措,对于各级各类国家档案馆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构建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积极推进,全市各级部门在贯彻落实第9号令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为推动我市各级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向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领导重视,有力保障了第9号令顺利实施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第9号令,确保第9号令工作在全市顺利开展。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市档案局成立了由局馆长陈波同志为组长,副局馆长关华同志为副组长,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的绵阳市档案馆贯彻国家档案局第9号令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成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和协调工作的落实情况,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二是制定了实施方案,各地以第9号令为指南,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贯彻国家档案局第9号令工作方案》,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使收集范围编制工作能按时间、有步骤地进行;三是纳入目标管理,年初,我局将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第9号令工作纳入年初工作计划,把目标下达到各县市区档案局作为年终目标考核指标,有力在促进了该项工作地开展。
    二、深入学习,进一步提高了第9号令的认识
    9号令颁布后,全市各级档案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用以指导实际工作。一是组织参加省局的培训,6月12日,我市共选派了24名业务骨干参加了省局在省档案校组织的专题档案业务培训班,参训人员基本上掌握了第9号令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具体做法;二是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6月18日,在局中心学习会上,与会人员就第9号令精神进行了详细地研讨,统一了认识,对学习落实好第9号令工作提出要求;三是纳入法制宣传内容,9月5日,我局邀请市委、人大、政府、政协、法制办和市级部份单位档案分管领导和档案人员,召开了纪念《档案法》颁布25周年座谈会,专题就第9号令进行了宣传、讲解;12月4日法制宣传日,我局印发近500份第9号令原文,走上街头进行了宣传,现场进行了解疑,受到群众好评。各县市区也将第9号令原文全文转发县直各部门和各乡镇,为进一步做好档案事业打牢基础。
    三、有效衔接,深入做好第9号令调研工作
    全市各级部门在贯彻第9号令工作中,做到了与第8号令和《国家基本专业档案目录》三结合,深入各立档单位,广泛开展调查摸底。一是下发了调研通知,明确各立档单位需要准备的调研内容、调研时间和调研要求;二是为把调研工作做实摸准,局领导亲自带队做好调研工作,7月10日起,副局馆长关华同志亲自带队深入到20个立档单位,采取听汇报、座谈、调阅档案资料等方式,对立档单位档案资源建设和管理情况,档案形成特点,档案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利用近一个月时间摸清了部份单位档案门类、数量、特点、资源建设和保管保护情况等基本信息,对调研单位应移交进馆档案门类提出了初步意见;三是重点调研了民生立档单位,调研中,我们有重点地选择了涉及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双拥、慈善等门类档案的人社、卫生、民政等单位进行了详细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四是调研了企业档案工作,我们选择了国有的四川长虹集团和民营的四川光友薯业有限责任公司两家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对企业专项专利档案、媒体报道档案、设备档案、经营管理等门类档案进行了调研。五是研讨分析初步调研情况,10月9日,我局召开二次局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对执行第9号令中新增单位和新增档案门类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为科学制定档案收集范围细则奠定基础。同时还根据调研情况,撰写了《贯彻国家档案局第9号令,档案收集归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调研报告。
    四、强力推进,全市落实第9号令工作扎实有效
    我们加强与本地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得到各单位的大力支持,落实第9号令工作扎实有效。一是编制了接收细则,本着“应收尽收、切实可行”的原则,并借鉴山东省青岛市档案馆的做法,经多次商讨、反复修改制定了《绵阳市国家档案馆档案收集范围细则》,各县市区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细则》上报市局备案。《细则》涵盖了档案资料收集范围、档案资料收集期限、档案资料收集的质量要求等内容,重点突出对重大活动、重要事件、涉及民生单位的档案门类的接收;二是合理调整了接收名册和完善接收制度,根据制定的细则,各级档案部门对接收单位名册进行了适当调整,切实把对国家和社会、对广大人民群众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纳入档案馆收集范围,我馆在原有158个全宗单位的基础上,增加了96个,接收单位达到254个,三台馆在原基础上增加了37个,其他各县市区馆也增加了相应的新接收单位。市馆同时也根据第9号令对接收档案制度和档案保管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三是加强对试点单位档案管理业务指导力度,市档案馆对中国农工民主党绵阳市委,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下属单位市文联,北川地震纪念馆管理中心、市疾控中心、市人社局和市政府重建办等8个新增单位和新增档案门类进行了试点。各试点单位高度重视,落实专门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工作,从人、财、物给予了较大的支持。我局专门派人加强了与试点单位的沟通和交流,对具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研究解决移交和接收档案的办法,保证了试点单位工作顺利有序推进。目前,市政府重建办和市文联文书档案已移交进馆,其他县市区馆也接收了试点单位档案15375卷进馆;四是完善了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审核,各级档案部门加强了对企业单位的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制定审核,确保不同种类、不同载体档案应归尽归、应收尽收、应管尽管,促进企业档案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好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市内共完成了25家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审核。
    一年来,在省档案局领导重视和支持下,在全市档案部门和各立档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贯彻落实第9号令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执行第9号令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继续加以改进。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第9号令,以科学发展为指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依法治档的工作环境,加强档案人员从业教育、业务学习和培训,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档案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努力提升全市档案工作管理水平,使之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