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部门预算的编制实行综合预算制度,即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反映在预算中。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基本职能
1、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及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对全市档案工作实行统筹规划、宏观管理;
2、拟定全市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及全市档案事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集中统一管理市委和市政府机关团体等的重要档案资料;
3、依法对全市各级各类档案馆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的档案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依法查处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和案件;
4、组织指导全市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负责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档案管理中心,监督管理全市档案安全保密体系建设;
5、组织全市档案理论、科研、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指导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应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档案保护,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6、依法接收、征集市直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国有破产企业、其它组织和重要人员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资料,并对进馆档案资料进行整理编目、科学管理、安全保管;
7、对保管期满的档案进行鉴定和销毁,对馆藏破损档案进行抢救、修复。区分馆藏档案开放与控制使用范围,依法向社会开放档案;
8、依法开展已公开现行文件和政府公开信息的收集、管理和利用服务工作。开发编研档案史料,举办爱国主义教育展览;
9、组织实施馆藏文件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档案信息网络和电子文件中心;
10、组织开展档案学术活动,指导和支持市档案学会工作;
11、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
1、加大民生档案接收力度,加快馆藏民生档案数字化进程,完成300万页民生档案扫描任务。
2、加强经济科技档案工作。依法开展监督指导,重点推进开发园区、重点建设项目、重大科研项目档案工作。
3、继续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完成馆藏600万页档案数字化加工任务,初步建成数字档案馆综合管理平台。
4、做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加强查阅场所标准化建设,推行优质服务。
5、加强档案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开展重要档案数据异质异地备份工作,做好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
6、加强档案馆“五位一体”功能建设,年内建成国家二级标准档案馆。
7、努力做好档案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大力开发档案文化产品。
二、部门概况
绵阳市档案局属于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无下属单位。
三、收支预算总体情况
2014年绵阳市档案局收入预算总额为583.46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收入466.15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17.31万元。相应安排支出预算583.4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447.0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06.08万元,医疗卫生9.2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1.14万元。
四、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绵阳市档案局预算安排支出主要用于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承担馆藏档案安全保管、开发利用工作。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项目支出,是用于保障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一般公共服务,主要用于单位日常运转以及为完成特定行政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年度项目支出,主要包括:数字档案馆建设、重点档案抢救、档案库房运行、档案保管保护、档案资料征集等。
(二)社会保障和就业,主要用于单位离退休人员支出。
(三)医疗卫生,主要用于单位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及公务员医疗补助等支出。
(四)住房保障支出,用于单位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等支出。
附件:部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部门收支预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