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8绵阳市政府网站8部门网站8档案局8信息公开8财政预算
 
 
 
财政预算

    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部门预算的编制实行综合预算制度,即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反映在预算中。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基本职能
    1、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及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对全市档案工作实行统筹规划、宏观管理;
    2、拟定全市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及全市档案事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集中统一管理市委和市政府机关团体等的重要档案资料;
    3、依法对全市各级各类档案馆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的档案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依法查处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和案件;
    4、组织指导全市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负责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档案管理中心,监督管理全市档案安全保密体系建设;
    5、组织全市档案理论、科研、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指导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应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档案保护,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6、依法接收、征集市直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国有破产企业、其它组织和重要人员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资料,并对进馆档案资料进行整理编目、科学管理、安全保管;
    7、对保管期满的档案进行鉴定和销毁,对馆藏破损档案进行抢救、修复。区分馆藏档案开放与控制使用范围,依法向社会开放档案;
    8、依法开展已公开现行文件和政府公开信息的收集、管理和利用服务工作。开发编研档案史料,举办爱国主义教育展览;
    9、组织实施馆藏文件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档案信息网络和电子文件中心;
    10、组织开展档案学术活动,指导和支持市档案学会工作;
    11、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积极构建档案安全保障基础。继续做好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突出抓好档案安全保密工作。
    二是着力抓好档案资源建设。不断拓展接收范围和领域,加大民生档案、专业档案以及机构改革单位档案的进馆力度,加强特色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名人档案等的征集力度,进一步丰富和优化馆藏结构。
    三是大力开展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项目建设。坚持实施“数字化带动战略”,按照《绵阳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方案(2012—2015)》安排,完成馆藏600万页档案数字化加工处理,完成数字档案馆管理系统平台建设。
    四是统筹推进档案规范化管理,着力加强档案法治能力建设,重点做好原生性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探索。
    五是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和接待服务工作,以充分发挥档案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二、部门概况
    绵阳市档案局(市国家档案馆)属于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无下属单位。
    三、收支预算总体情况
    2015年绵阳市档案局收入预算总额为602.89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收入480.87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22.02万元。相应安排支出预算602.8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450.0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15.67万元,医疗卫生10.9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6.22万元。
    四、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绵阳市档案局预算安排支出主要用于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承担馆藏档案安全保管、开发利用工作。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项目支出,是用于保障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主要用于单位日常运转以及为完成特定行政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年度项目支出,主要包括:数字档案馆建设、重点档案抢救、档案库房运行、档案保管保护、档案资料征集等。
    (二)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主要用于单位退休人员支出。
    (三)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主要用于单位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及公务员医疗补助等支出。
    (四)住房保障支出,用于单位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等支出。
    部门收支预算表    部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