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档案局
1987年9月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档案专门法律。回顾绵阳30年来依法行政、依法治档的历程,我们对全市各级档案部门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决心、投身绵阳创新发展、加快发展的热情、推动档案事业进步的不懈努力深感欣慰,对档案事业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
30年来,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坚持不懈地宣传、贯彻、执行《档案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档案法治观念与档案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党委和政府领导、档案部门归口负责、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档案工作体制不断完善,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保持了同步协调发展。全市现有10个综合档案馆,馆库面积4.4万平方米,并有9个馆已经创建成为了“国家二级档案馆”。综合档案馆发挥了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备份中心“五位一体”的功能。
30年来,全市档案资源、利用、安全这“三大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市综合档案馆馆藏有自清代以来200多年的档案资料270余万卷(件)、数字化文献5千余万页,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民生、宗教等方方面面。综合档案馆重要档案数据异质异地备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开放形式多样,档案服务渠道和功能不断拓展。全市综合档案馆累计为96万人次提供280余万卷(件)档案利用。
30年来,全市依法治档水平和档案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市县两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法治四川、法治绵阳建设工作部署,在狠抓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的同时,积极主动切入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生服务主战场搞好档案管理服务,机关、企业、学校、医院、建设工程、民生项目、社会保障、农业农村等档案工作有力有序。全市有70个乡镇获得了省级档案工作“示范乡镇”称号,有1089个单位达到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省三级以上标准。
当然,全市档案事业也还存在诸如对档案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投入不多,利用服务水平不高,安全管护手段还比较落后等困难和问题,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加以解决。
为进一步提升依法治档水平,扎实推进档案事业发展,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档案法》,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档案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早在浙江工作时就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抓好档案工作是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是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和内在要求。所以,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站在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档案法》,切实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深刻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各级档案部门要持续强化档案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解放思想,克服困难,围绕中心,励精图治。广大档案工作者要“用理想夯实根基、用忠诚筑牢防线、用担当诠释责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职业担当投身档案工作、搞好档案服务。
(二)进一步加强领导,为全市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为档案工作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一,要坚持并不断完善档案工作领导机制。要建立档案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地交流和研究档案工作情况,分管领导要经常过问档案工作,及时研究和帮助解决档案事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第二,要加大资金投入。要在档案馆库运行维护、档案征集抢救、安全保护、开发利用、编研展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第三,要加强档案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各级档案部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和激发档案干部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视野宽、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活力足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
(三)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提高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管理服务水平。一要深化部署落实。要扎实抓好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意见的贯彻执行,抓好全市档案事业“十三五”规划的组织实施。二要创新制度机制。深入推进档案法制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档案法律法规。要不断改善档案安全保障条件,切实保证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绝对安全。要支持社会力量、第三方档案服务机构参与档案事务,激发社会各方面参与档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要拓宽服务领域。要紧扣全市全创试验、军民融合、产业培育、脱贫攻坚、新型城镇化、“三大会战”等部署,把档案管理服务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四要夯实工作基础。要扎实开展档案执法检查和指导。要在全市各级档案馆中建立起门类齐全、内容丰富、载体多样、特色鲜明的档案资源体系。要加强对重大活动和重大项目等档案资料的采集、征集和收集工作。五要注重服务实效。各级档案部门要着力在提高档案和已公开现行文件的利用率上下功夫、作文章。要摒弃传统的思维模式,积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档案管理服务手段,改进管理服务方式。六要打造特色档案文化。我市档案资源丰富,历史名人众多,人文底蕴深厚,各级档案部门要利用好这些优势,在弘扬绵阳文化、传播绵阳精神上用好用活档案资源,发挥好档案的文化功能和“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回顾《档案法》颁布实施30周年的历程,《档案法》所产生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都是巨大的。在纪念《档案法》颁布实施30周年之际,我们要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提升档案法治工作水平,积极推动全市档案事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全力服务“中国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建设,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转载至2017年9月30日《绵阳日报》第三版)
|